互联网的“网络水军”是怎么炼成的?(上)

互联网发展以来,无数的企业和个体创业者,依托互联网创造了无数的财富。而这其中也包括一些不为大众所接受,利用网络牟利的“网络水军”。

从最早的PC论坛时代开始,互联网水军开始在各大论坛扎根,然后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,陆续从微博阵营转移。直到微信时代,水军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。

互联网的“网络水军”是怎么炼成的?(上)

近年来,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就是为了服务社会,推动社会进步。但这也催生了一个副产品——具有“极富创造力”的AI水军。AI水军将有能力生成大量虚假复杂的评论信息,即使是机器和读者也无法检测和辨别其真伪。这无疑让网友和平台审核部门更难识别“水军”。

微信流量高

众所周知,微信水军的主要业务有:阅读量、关注、评论。目前阅读量和粉丝量的市场需求最大,水军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放量。此外,还有“僵尸粉”、“直播粉”等几种类型的粉丝。

这意味着一篇所谓的“100,000+”重磅文章可以通过“互联网水军”轻松阅读。再加上用AI水军刷了几十条评论,一个看似异常活跃的微信公众号呈现在网友和广告商面前。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某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10万+。其中有多少是真实数据,又有多少是由 水军 的力量创造的幻觉?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种现象在自媒体圈一定是相当普遍的。

专业水军配置高

目前成熟的“网络水军”分为两种,一种是机器人账号,一种是真人账号。

机器人账号一般建立在各大网络社区的早期阶段,平台注册机制管理较为宽泛,水军从业者通过邮箱和手机号进行注册。另外,AI水军在部分平台的出现,无疑会考验主流平台的反作弊系统和审核机制。

另一类真实账户主要由一些在线兼职水军操作。因为任务简单,比较自由,所以这些兼职水军的人数非常多。依靠这个人数优势和井井有条的兼职管理结构,水军的业务处理效率非常高,一个几万粉丝的订单一个下午就能搞定。

从哪里开始监管

笔者认为,水军现象并非一蹴而就。要逐步杜绝此类现象,应从技术拦截和政策监管两方面入手。技术方面,要提高识别水军和真实用户的能力;在政策方面,应加强对网上个人账户注册的监管。例如,强制要求实名认证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段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水军的本质是流量。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对流量有着长期的需求,这也导致了一些平台的“默许”态度。希望这些流量平台能够逐渐“自律”,给网民一个真实、纯净的网络环境。

0 评论

发表评论